2022-04-13 17:27:02
据国内媒体的报道,在全球粮价上浮的情况下,欧洲国家现在一边要制裁俄罗斯,一边还要解决粮价油价天然气价格上涨的问题,可以说是“忙得不亦乐乎”,而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凭借足够的存粮稳住了粮食市场的局面,这一情况也引起了不少西方媒体的关注。据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期一方面推动了对俄罗斯煤炭的制裁行动,同时又要求普京不要禁运小麦,因为欧洲人要吃饭。显然欧盟的行为是彻底的双标。
在俄罗斯方面没有理睬欧盟的决定后,冯德莱恩和斯托尔滕贝格等一些欧洲政客又开始把关注点转移到了亚洲大国。据环球网的报道,近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却将矛头公开转向了亚洲大国,他在比利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严厉指责亚洲大国到现在还没有对俄罗斯采取任何经济制裁行动和外交谴责,还要“与俄罗斯站在一起”。因此他认为亚洲大国“挑战了北约的安全”,认为北约在制定新战略的时候,应该将“亚洲大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纳入考虑范围。
斯托尔滕贝格和冯德莱恩都利用各种借口释放了对亚洲大国的不友好态度,但两人却都没有提及美国。而美国现在拥有全球60%的黄金储备,以及50%的美元,但实际上美国的3亿人口仅占全球总人口的4%左右。而且美国长期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出口国,最应该积极释放粮食储量,帮助全球解决粮价上浮问题的其实是美国,而非其他人口较多的国家。
近期,俄罗斯方面禁止向列入“不友好国家和地区”名单的买家出口小麦等农作物,此事引起了欧盟的不满。但欧盟依然拒绝停止对俄制裁行动,近期又公开对俄罗斯的煤炭发起了制裁,触动了俄罗斯的能源矿产产业。同时,欧盟还加大力度针对亚洲大国,试图将问题扩大化。据环球网4月12日的相关报道,《南华早报》在4月11日发表了评论文章,文章原标题为“亚洲大国没有囤积粮食”:确保国内粮食安全的储备对全球产生影响。该文章围绕近期亚洲大国粮食进口数量创纪录的情况展开,亚洲大国积极增加储粮的行动引发了不少西方人士的公开指责。
这些西方人士表示,在全球疫情持续的大背景下,且世界上两个主要粮食产出国正在发生战争的关键时期,亚洲大国大量采购粮食的行为“推高了”全球粮食价格。该说法显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莫须有”指责,显然这些西方国家忘记了俄乌战争冲突的根源是北约扩张导致欧洲局势完全失衡,如今的油价粮价上涨,北约方面其实是第一责任方。对此,也有分析家认为,在俄乌冲突持续、全球疫情蔓延、极端天气增多、航运中断和美欧对俄经济制裁的大背景下,亚洲大国加大囤粮力度,是一种理性选择,全球粮价上涨或地区短缺的情况和亚洲大国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