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9 14:05:01
随着4月8日多架运-20“胖妞”大型运输机再次降落上海虹桥机场,运来新一批解放军医疗单位抗疫支援力量,关于该机的一大有趣设计特点再次曝光在航空迷们的面前。
新闻视频完整地显示了20落地后打开尾舱门的全过程,先是两侧尾部舱门向下张开,然后上部尾舱门向上抬起收入机尾,再是下方尾舱门向下放平。待所有四扇舱门摆放到位并锁定后,货舱尾部气密隔板才向上抬起,展示出该机货舱内堪比A380的双层运兵模块。
运-20的双层货舱运兵模块在设计上很有意思,上层运兵,面对面布置有4排简易座椅,之间有两条过道,下层运货,用于容纳人员的个人行李和轻型装备。双层运兵模块不仅充分利用了运-20高达4米直通式货舱的内部空间,还实现了人货分装,从而大幅提高运兵时的安全性,堪称运-20货舱设计的一个神来之笔。
当然,双层货舱运兵模块并不是运-20的首创,很可能借鉴自伊尔-76运输机。
伊留申设计局在60年代末设计伊尔-76战略运输机时,他们面对的挑战除了让该机运输超过40吨的货物飞行5000公里,在条件简陋的前线机场起降,并适应极寒和高温气候外,还有一点就是要尽量多运输士兵来执行机降突袭任务。
伊尔-76的双层货舱
伊尔-7620×3.4×3.4米容积的货舱按照标准4排座椅布置时,可以最多容纳145名携带个人武器的士兵,但这并无法满足苏联空降兵的胃口。设计师经过冥思苦想后创造性地提出了双层货舱运兵模块,该模块可将伊尔-76的货舱分隔为上下两层,如果上下两层都用于运兵,则可以使伊尔-76容纳下225名士兵,当然也可以上层运兵下层运输装备,从而大幅提高了该机运兵任务的灵活性和效率。
双层货舱运兵模块在伊尔-76服役后很快就凸显自身的价值,在阿富汗战争中,苏军轮换期间往往会有350人挤上安装了双层模块的伊尔-76。但这还不是极限,苏军撤离阿富汗时,一架伊尔-76创下了运输412名平民的纪录!
与伊尔-76相比,运-20的双层货舱运兵模块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运-20更高更宽的货舱空间使模块上层也能和下层一样布置下4排座椅,而不是伊尔-76的两排,因此该机的运兵潜力可想而知,此外充裕的空间运赋予运-20更大的舒适性。
有趣的是C-17与运-20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前者拥有更宽更高的货舱,但可能是由于主翼翼梁横贯货舱亦或是飞机数量充足机,该机始终以人货混装的方式进行单层货舱运兵,并没配备双层甲板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