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2 16:18:02
受国庆期间国际市场的整体普涨推动,A股市场在节后的首个交易日也迎来了“开门红”。虽然早盘大幅高开后“跳水”走低,但深沪两市呈现普涨之态,收盘时共有3433只个股收涨。
事实上,今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整体表现不错,结构化特征较为明显,市场也出现了完全不同于前两年的风格快速轮动现象。展望四季度,机构人士普遍持乐观态度,拙愚资产创始人杨典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四季度流动性环境有望转暖,不排除再次出现“冬季躁动”行情。
四季度有望出现“冬季躁动”?
近些年以来,随着资金的持续流入,A股市场正在呈现板块轮动加速的趋势,有时上半年还在受到热捧的板块,到了下半年涨势戛然而止,板块整体甚至一路下挫,这也让不少秉持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有所疑虑。但杨典认为,当前A股市场暂时看不到重大系统性风险,结构性矛盾才是主要矛盾。“A股市场整体上已经逐步告别齐涨齐跌、暴涨暴跌的初级阶段,而逐步走向成熟化,基于基本面的股价分化会是未来很长时间A股的主旋律。”杨典说。
展望今年四季度,杨典持中性偏乐观态度。他认为,最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增速下滑市场已有充分预期,接下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预期应当会有适当应对措施,毕竟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是政策底线。这样,预计流动性环境有望转暖。而A股市场估值仍有吸引力、投资机会众多,尤其在房市吸金能力下降之下,股市有望受益于整体流动性的转暖。
杨典表示,A股过去多次出现的“冬季躁动”,不排除今年也会再次出现,但即便出现了,多半不会简单重复历史,包括行情高度、行业和板块轮动高度和节奏,因为经济大环境、市场大环境都有比较大的变化。“投资者不宜对‘冬季躁动’行情太过乐观,具体投资策略还是应当顺应宏观经济结构的大的趋势性变化。”杨典说。
杨典认为,目前来看,未来A股市场会继续成长为居民财富配置的最重要方向。一方面,上市公司整体是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的价值创造者,这使得股市本就是长期回报最高的资产;另一方面,在“房住不炒”长期政策及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城镇化进程边际速度等重要因素的推动下,房地产未来投资回报预期出现重大拐点,居民财富加速流入股市的趋势已势不可挡。
“双因子模型”视角下的投资机会
在四季度的板块配置方面,杨典认为,有几大板块即便到了未来几年都会一直存在投资机会:第一是新能源产业链,其中包括光伏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等;第二是大消费行业,以食品饮料和医药、养老健康为主;第三是高端制造业和科技行业。另外,过去几年市场过度悲观的部分传统行业,特别是其中与新能源产业链有交叉的细分行业和公司,也可能会有比较好的阶段性机会。
虽然不少市场人士都提示了低估值板块的配置机遇,但杨典却不建议投资者激进捕捉这类低估值板块的轮动机会。“谨慎投资者不宜将其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盈利能力进行常态化外推,从而得出错误的估值结论。相对而言,中长期基本面支持的投资机会更值得重点把握和布局。”杨典表示。
而上述板块的投资机会判断,都基于拙愚资产的双因子增长模型。“在这个模型的视角之下,这些板块和个股的投资逻辑清晰可见,从渗透率提升推动的市场容量增长、从集中度提升推动的企业份额提升,两者合力或单独一个因素发挥主要作用,都可能推动目标公司的持续增长。”杨典表示,他重点关注具有远大成长空间的公司,即未来公司利润(对应自由现金流)能够获得高倍数增长空间的公司,也可以简称为具备“十年十倍”潜质的公司,并且目标公司当前市值水平,远远没有反映这种“十年十倍”的增长潜力。
但是,杨典也表示,“双因子模型”并非战无不胜。他介绍,在行业和上市公司研究方面,双因子增长模型,仅仅是一种辅助工具。它不能替代基于未来思维和远期视角下投资者的商业洞察力和对行业以及公司业务的深度理解。因此,杨典强调,要具备足够深厚和宽广的对实体产业和公司运行机制的理解以及敏锐的商业洞察力,才能正确使用好这个模型。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