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9 14:48:10
中华网财经9月2日讯 中华网财经了解到,9月1日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莱特光电”)回复科创板审核问询,预计募集资金10亿元。
证监会网站9月1日刊登的《关于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审核问询函之回复报告》披露了主要问询问题。在科创板问询中,上交所主要关注股东、子公司、核心技术、研发、股份支付、京东方、募投项目等共计24个问题。
招股说明书披露,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最近2年内发生变动。其中,高级管理人员中,财务总监在2019年和2020年存在两次变动,2020年1月认定薛震、冯震、金荣国、高昌轩、马天天、杨雷为核心技术人员。上交所要求说明财务总监两次变动的原因,是否与前述财务内控不规范的情况相关,相关问题是否已经解决。
莱特光电回复,2019年9月,公司聘任朱蓉担任财务总监一职。2020年上半年,朱蓉因家人身体状况欠佳等个人原因,申请进行岗位调整。2020年6月,经公司统筹规划,朱蓉调整为内审总监岗位,负责融资及内审相关工作;同时聘任信慧婷为公司财务总监。上述财务总监变动均系发行人基于业务发展需要,结合管理团队个人意愿对管理团队作出调整导致,与发行人报告期内财务内控不规范的情况无关。
报告期内,发行人转贷及票据融资、关联方资金拆借、关联方代垫成本费用等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况已完成整改,首次申报审计截止日后,发行人未再出现上述财务内控不规范或不能有效执行情形。
关于京东方部分,招股说明书披露,根据公司与京东方签订的框架协议,公司同一合同产品的价格每年需要降价,且合同价格为最优价格。报告期内,公司销售给京东方的产品的销售价格逐年有所下降。“量升价跌”是行业内常见的销售情况。根据申报材料,报告期内,公司与京东方的销售额逐年增长,发行人与京东方的在手订单分别为844.13万元、126.65万元和100.23万元,逐年下降。上交所要求说明发行人目前供应京东方产品的迭代周期,对京东方在手订单逐年下降的原因,对发行人业务持续经营的影响,量化分析对“对京东方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的风险”;
莱特光电回复称,2019年及2020年末,公司京东方的在手订单金额较小,主要系根据公司与京东方的业务合作模式,其订单皆为短期需要交付的订单,从下订单到交付的周期一般在10-15天之内,不存在长期订单。京东方对于其长期的采购计划一般以邮件、电话等方式告知其供应商。因此,在手订单仅体现其即时需求,而不体现其未来的整体需求,在手订单仅为时点数,因此金额较小。
2018年末,公司在手订单量较大,主要系2018年公司OLED终端产品刚实现自主生产,生产工艺尚不成熟,而公司当年进入京东方成都、绵阳工厂,需求量快速上涨。在此背景下,公司订单交付时间较长,期末尚未交付的订单量金额较大。
2019年,随着公司生产工艺的逐步提升以及公司优化了OLED终端材料的备货,公司订单交付周期缩短,因此期末尚未交付的订单金额有所下降。2020年,公司期末在手订单与2019年基本持平,未发生重大变化。报告期内,公司与京东方的销售额逐年增长,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6,259.24万元、15,460.75万元和18,210.58万元,公司营业收入增长情况良好。
公开信息显示,莱特光电主要从事OLED有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OLED终端材料和OLED中间体。其中,OLED终端材料的客户为京东方、华星光电、和辉光电等显示面板厂商。
2016年1月,莱特光电的股票在新三板挂牌公开转让,并于2017年10月20日终止挂牌。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亚龙。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王亚龙直接持有公司54.85%股份,其控制的西安麒麟、共青城麒麟和共青城青荷合计持有公司6.75%股份,王亚龙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61.60%股份。王亚龙目前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亚龙的配偶李红燕担任公司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