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8 16:57:02
1985年9月,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已经在病床上躺了许多天了,此时他的腿部皮肤开始出现许多的淤血斑痕,因为大小便失禁和剧烈的疼痛,他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严重的全身性水肿使他的体重达到了足足两百斤。
平时做事总是风风火火的许世友将军,现在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千里迢迢赶到南京的杨尚昆走进许世友的病房。当他看到威风凛凛的开国将军此时羸弱地躺在床上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陪同的人见许世友没有反应,就俯下身贴在许世友的耳边大声说道:“军委杨尚昆主席来看你了,是从北京来的,代表邓小平主席来的。”
说话人的声音大的病房外的人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但是许世友却迟迟没有反应。一直到很久之后,他才含含糊糊的说了句什么。同行的人听不清,便将耳朵贴了上去,只听许世友有气无力的说道:“我完蛋了。”许世友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许世友
这要从许世友辞任开始说起。自从南京自卫反击战结束之后,许世友被调任中央军委常委。但是因为常年在恶劣的环境中作战,劳心劳力的缘故,许世友在工作期间只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透露着不舒服,因此他以自己身体不适为由,向中央提出了辞任的请求。
经过中央审批之后,许世友正式辞职了。后来因为广州的气候太过潮湿,从小在中原地带长大的许世友,总觉得自己实在适应不了这里的气候,便考虑离开广州。此时有人提出让他前去北京,但是年事已高的许世友不想再来回折腾,最终再三考虑之下,许世友决定前往南京定居。
南京的中山陵8号是孙科在国民党南京政府担任行政院的院长时建造的,是一座西式的二层楼房,住在这里冬暖夏凉。最适合上了年纪的人在这里养老,许世友再三考虑之下,便搬迁到了这里。
南京中山陵8号
院子里面地势十分开阔,种满了草坪,许世友搬过来之后,先是在院墙的东北角建造了一座两层建筑,既不像仓库,也不像碉堡。按照许世友的说法,这是他自己设计的警卫楼,十分实用。后来,他带人将院子中的草坪全部收拾干净,种上了各种农作物和菜。靠马路的围墙外被他修了一圈猪圈养猪,就连只有三四亩地大小的池塘,也被他利用起来开始养鱼。
一切收拾妥当之后,许世友不再过问政事,开始在这里过起了怡然自得的生活。每天早上起来,许世友都像是一个村长一样,安排自己的工作人员开始干农活,他自己则是负责守着养的几十只兔子。一天的工作做完之后,许世友都要亲自检查工作,干得好的就表扬,干得不好的就批评。就这样,他完全融入了自己给自己创造的田园生活中。
然而这样舒服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1985年的春节前后,许世友家中照常准备过年的一应事务,这个时候许世友就觉得腹部有些隐隐的胀痛,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许世友没有声张,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将这件事隐瞒了下来。后来许世友再也没有察觉到异样,便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同年3月,许世友在中央的指示下,到上海参加组织的例行集会,趁着这个机会,许世友做了一次体检,这次的体检报告中就显示许世友的体内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后来回到南京之后,许世友又多次到医院进行更加详细的体检,最终在军区总医院的各科专家的共同诊断下,确认许世友患的是肝癌。
此时许世友不得不面对住院治疗的处境,许世友曾经的老部下建议他到北京接受治疗,因为北京的条件要更好一些。但是许世友却叹了口气说道:“北京的路太窄。”后来许世友还是选择留在了南京。
但是任凭许世友身边的工作人员怎么劝解,他都坚持不肯住进医院。为了许世友能够进行系统的治疗,在军区总医院原院长高复运的组织下,军区总医院组织了一个特别的医疗小组,住进了许世友的家中,负责每天对许世友进行治疗。
然而尽管医生们使出浑身解数,他的病情依旧不见好转。许世友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先是进食出现了问题,随后,许世友全身都开始剧烈的疼痛。但是不管身上有多疼,许世友从来都不哼一声,有时候实在疼得受不了,就会让医生给自己打一针止疼针,然后做些别的事情转移自己对疼痛的注意力。就连许世友的儿媳妇也说许世友一直到临终前都没有因为疼痛哼过一声。
许世友做农活
后来在南京军区的司令员见许世友病情越来越严重,当即下令将许世友送往军区总医院,许世友只好老老实实住进了医院。许世友即使住进医院中,也一点也不担心自己的病情,每天总是乐乐呵呵的,一有人来看望自己,就坐在病床上和别人高谈阔论。
但是许世友平时是一个坐不住的人,在闲暇的时候总喜欢到处走动走动,走动完回来许世友就会将自己当天的运动距离给记录下来。自从生病住院之后,许世友就极少出门走动了,只能在自己的身体没有那么疼痛的时候,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到医院附近活动活动身体。后来因为身体水肿,许世友没有办法下地走路。他就让人开车带自己出门“颠一颠”,这样就算自己运动过了。
除此之外,许世友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喝酒。许世友生病之后,医院已经明令禁止他喝酒,但是就连面见毛泽东时都要喝酒的许世友,怎么会安心地听医生的话呢?他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瓶酒,放在了自己的衣服中,每当酒瘾犯了就拿出来喝两口,等到护士发现的时候,满满的一瓶酒已经只剩下半瓶了。后来许世友还在上卫生间的时候偷偷喝酒,也是被人发现才不了了之的。
自从偷偷喝酒被发现之后,医院以及许世友身边的工作人员对于许世友喝酒管控得更加严格。当时许世友亲自点名要让邓德金来照看自己的日常生活。为了解许世友的酒瘾,邓德金专门准备了一个空的茅台酒瓶子。每次许世友从疼痛中缓解过来,都会喊道:“小邓,把我的瓶子拿来。”
当邓德金将茅台酒瓶拿过来之后,许世友就会拧开瓶盖,大口大口的闻着里面的酒味儿,他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解了自己的酒瘾。一直到许世友临终之际,都坚持没有再沾一滴酒。
1985年9月30日,许世友已经躺在床上动弹不得,陷入每日昏睡的状态。并且因为全身性的严重水肿,他的体重足足有两百斤重,双腿也出现了多处的出血淤斑。此时他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了,经过医院诊断,许世友被判定为三级肝昏迷。无奈之下,医院只好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许多之前的老同志在许世友病重期间都亲自前来探望,邓小平等人得知这件事也是忧心忡忡的,但是因为党内事务繁多,再加上自己年事已高,身子骨经不起来回折腾,邓小平没有办法亲自前往,就派遣军委主席杨尚昆代替自己前去表示慰问。
杨尚昆到达南京军区总医院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了许世友的病房中。他的病房中满是消毒水和各种药的味道。病床上的许世友已经水肿得看不出来原本的样子了。杨尚昆见状,心中瞬间多了几分英雄迟暮的悲戚。
许世友意识经常处于意识半模糊的状态,此时他躺在床上,连杨尚昆进来都没有丝毫的反应。和杨尚昆一起进来的人见状,便俯下身子贴在他的耳边大喊道:“军委杨尚昆主席来看你了,是从北京来的,代表邓小平主席来的。”
喊话的声音大到就连在病房外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但是许世友却没有丝毫的反应,过了许久之后,他才艰难地开口说了句话。此时的病房中十分安静,但是在场的人还是没有听清楚许世友说的话,工作人员只好将耳朵贴了上去,只听见许世友有气无力的说道:“我完蛋了。”
杨尚昆得知这句话,悲痛之感涌上心头,一向为人倔强,做事果断的许世友上将都觉得自己即将身死,又怎能不让人感到难过?
果不其然,10月22日这天,许世友将军因抢救无效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去世。党中央和全国人民都对这一代名将的陨落表示沉痛的哀悼。
杨尚昆
许世友在临终之前,向邓小平请示,希望可以将自己土葬在母亲身边。因为他总觉得自己这一生对母亲是带着愧疚的。
许世友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新县市,是实打实的从贫苦地区出来的将领。小时候因为父亲去世的早,家中经常穷得揭不开锅,他的母亲为了让他能够看书识字,迫不得已将他送到了少林寺学习。这也养成了许世友为人刚猛的性格。
后来因为战乱四起,民不聊生,许世友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参军去了。在跟随部队南征北战的过程中,许世友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望母亲,因此他的心中对于辛辛苦苦将自己拉扯大的母亲总是有一些亏欠。在红军行军时期,他曾经两次路过家门口。但是因为当时老家还在敌人的控制中,他只能趁着天黑潜伏回家中,然后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匆匆离去。
许世友心中十分崇敬岳飞,他经常说:“对母亲不孝的人,也不会对国家尽忠。”许世友向来是言出必行的。在他成为山东的司令员之后,就曾经请假回家探望了一次母亲。当他见到母亲白发苍苍的模样的时候,心中只觉得一阵酸楚,便跪在母亲面前怎么也不肯起来。后来经过周围的人百般劝慰,他才站了起来。
许世友与妻子儿女
在母亲去世之时,许世友因为军中事务繁忙,没能及时赶回去,当母亲去世的噩耗传来的时候,许世友泪流满面,当即站起身朝着母亲的方向,跪下来磕了几个头。他这时就在心中发誓,自己死了之后,一定要葬在母亲身旁,为母亲尽自己的最后一份孝。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为了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决定要将土葬改为火葬。为了起到带头作用,当时在党内工作的人,都要在火葬的倡议书上签字,但是许世友却迟迟不愿意签字。不仅如此,他还给自己的儿子许光寄了一笔钱,让许光为自己做一口棺材,结果这口棺材根本没有用上。
原来许世友一早就将这件事向邓小平做了请示,邓小平等人也被许世友的一片孝心所感动,考虑到他确实情有可原,便亲自做了“下不为例”的批示。与此同时,党中央还从越南运来上好的楠木,经过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火烤,将其中的水分烘烤干净之后,为许世友做了一副楠木棺材。
为了不让许世友的葬礼对外界造成太大的影响,许世友去世当天,南京军区秘密派出一个连,在许世友的老家开始挖建墓地,这件事是当时中央的最高级军事机密,因此在修建墓地的时候,就连当地的百姓都不知道这件事。墓地建设好之后,在中央的指示下,灵柩护卫队悄悄将许世友的遗体运回老家安葬。
据后来知道的人说,许世友的棺材中一共放了三样陪葬品,一把猎枪和一瓶酒,打猎和喝酒是许世友生前最喜欢做的事情。另外还有一些钱,供许世友将生前没能在母亲没能尽的孝,在去世之后全部弥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