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 12:08:02
热浸锌钢格栅板 https://www.apjiangxin.com
日前,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e平台3.0的发布会上,就DM-i车型交付慢、消费者等待时间过久等问题向客户致歉。他表示:“公司很重视DM-i车型交付周期长的问题,目前公司产能正在快速爬坡,将加大交付力度,四季度情况将会有很大的改善。”
这不是比亚迪因为此事的首次道歉。
早在今年5月份,比亚迪就在其官方账号上针对DM-i车型供货问题出具了相关说明,并表示“由于订单过多、车辆交付较慢,目前新增订单交付仍需平均3-5个月的等待时间。”
比亚迪DM-i平台车型的供不应求反映了混动车市场的“春天”已近。
有专家告诉记者,随着国家对燃油车排放及能耗的监管日益收紧,而完全实现纯电动化所需周期较长,混动车型已逐步成为市场主力。
难怪有网友调侃:“此次比亚迪的在线道歉,简直就是大型凡尔赛现场!”
DM-i车型区域供货存“偏心”
以“自主技术”和“国货潮”为核心的比亚迪DM-i技术自上市以来即成为市场热捧的对象。
据悉,搭载比亚迪DM-i技术的主要车型为比亚迪宋PLUS、秦PLUS以及唐PLUS,上述新车于今年1月份陆续上市,且均可以上新能源牌照。
根据乘联会发布会的数据,作为比亚迪旗下首款搭载DM-i平台的秦PLUS,自上市以来销量就直线飙升,仅8月份销量就达到了12574辆,力压ModelY,排在新能源汽车当月销售榜的第二名,仅次于五菱宏光MINI的32847辆。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证券日报》记者:“DM-i搭载车型畅销原因有二。一是价格低。跟同级合资燃油车基本持平,大幅度低于原来PHEV车型;二是用户体验好。EV续航里程长,能满足用户喜欢纯电的驾驶体验;同时在亏电状态下,也能做到超低油耗,具有良好的加速和平顺性,用户在使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油可电。”
年报数据显示,DM-i超级混动搭载超级电混系统是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亏电油耗为3.8L/百公里,综合续航里程突破1200公里,百公里加速比同级别燃油车快2-3秒。
“比亚迪DM-i搭载车型在营销端进行了更有针对性的操作,口碑效应明显。”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告诉记者。
然而记者注意到,比亚迪在营销上似有“翻车”。网络上有消息称比亚迪Dm-i车型存在不同区域市场供货区别对待现象,致使该车型在某些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供应紧张问题。
有网友在投资者平台上提出:“宋plus在成都只有低配版本,而重庆等地纳入了所谓的昆仑销售计划的销售区域在1-2个月就能提到高配版。”
这位消费者提到的“昆仑销售计划”指的正是比亚迪早前被爆出的一份名为“Dm-i昆仑战略”营销计划,主要内容为“在未保证产能的情况下,先提供重庆、湖南等地区的车辆供应”。
比亚迪官方对此曾公开做出解释:“DM-i超级混动车型的供应始终是面向全国市场的,针对近期网传的‘区域战役市场’这一举措,旨在通过部分市场进行营销尝试,以便给全国用户提供更好的销售和服务体验。”
刀片电池产能成关键
在国内外各大车企相继宣布减产、停工的同时,比亚迪却在今年4月很硬气地表态称“不存在芯片卡脖子的问题”,芯片“不仅够自用还能外供”。据悉,比亚迪自主MCU芯片装车量已突破千万。
万万没想到的是,没被芯片“卡脖子”的比亚迪,却最终“卡”在了产能上。
记者在走访比亚迪4S店时发现,几乎所有的DM-i车型都无法供货。
互动易平台上有投资者抱怨:“我怀着爱国情怀和对DM-i技术的敬仰于5月份下单订了宋plusDM-i旗舰版,现在得到的消息却是国庆前大概率也没办法提车。”
针对DM-i车型产能不足的原因,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DM-i平台车型需要整合骁云发动机和刀片电池,需要两方产能的合力才能推出。而这两项均为比亚迪自研技术,且比亚迪DM-i车型都是在深圳的工厂组装落地。技术需要整合,产能需要爬坡,完全自产自销所以才导致交付延迟。”
“比亚迪产能不足的原因是在于刀片电池的供应目前还不够充分,跟不上销量的增长。”沈萌认为。
刀片电池是比亚迪去年3月正式发布的采用新型磷酸铁锂技术的动力电池,相比于市面上另一种主流电动车电池——三元锂电池,具有安全性好、寿命长、长续航等优势,不过也存在低温性能差,能量密度低等劣势。
据了解,正是考虑到产能的问题,刀片电池推出的当年只在比亚迪汉EV上进行了搭载。而在今年4月,比亚迪宣布旗下全系纯电动乘用车型将开始全面搭载刀片电池。
比亚迪也在加大布局刀片电池生产。华西证券研究显示,比亚迪已于重庆、长沙、贵阳、蚌埠、青海等海内外10余座城市新增刀片电池产能,并对部分旧有三元产能向刀片电池切换,同时积极推动弗迪电池引战计划。
沈萌告诉记者:“随着整车销量和电池产能的逐步释放,产能不足的情况将有所缓解。”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