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4 20:58:00
阿健,一个抗癌博主,于2020年5月份被诊断为直肠癌晚期。
由于经济条件不好,再加上还有2个女儿在上学,作为一家之主的他,自从得了癌症后,就无比发愁。
于是,他开始向网友求助,希望网友能够给他出出主意,有什么办法可以快速赚钱。
2020年5月29日,阿健在某平台上发出了第一条向网友求助的视频:《一个直肠癌晚期患者的求助请求》。
视频中的他,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看起来和正常人无异。
图源/网络
随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陆陆续续地发布了100多条视频,用来记录他抗癌的过程。
图源/网络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阿健积极配合治疗,但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热爱生命的小伙子。
9月9日,阿健的哥哥登录阿健的视频账号,代他向网友们,发了最后一段视频,并宣布阿健已于当日去世,感谢大家这些日子的帮助。
图源/网络
癌症吃人不吐骨头,在这一年多的治疗时间里,阿健从一个壮实的精神小伙儿,变成了一个骨瘦如柴的“小老头”。
在阿健逝世前发出的最后一条视频,他几乎变成了一个骷髅人,连说一个字都要用尽全身的力气。
图源/网络
短短一年半的时间不到,直肠癌就夺走了阿健的生命,让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4岁。
癌症是可怕的,但如果发现时间早,还未扩散到其他部位,还是有希望延长生存时间甚至治愈的。
就拿肠癌来说,若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
然而,由于肠癌的早期症状和痔疮很相似,常常被忽视,再加上肠道几乎没有痛感神经,导致我国80%以上的肠癌一经发现便是中晚期,治愈率非常低。
2020年8月,出演过《黑豹》、《复仇者联盟》等电影的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也因肠癌去世,年仅43岁。
阿健被查出直肠癌的时候,也已经是晚期了,所以才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迅速恶化,以至于到最后无力回天。
或许,如果能早点发现,结局会不一样。
肠癌一发现就是晚期
3个早期信号一定要重视
肠癌虽然隐匿,但也不是无迹可寻,早期肠癌也会出现一些蛛丝马迹,平时大家多多留心,就可能发现。
尤其是当身体出现以下不适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到医院去检查一下。
1、排便习惯改变
排便习惯的改变是肠癌最常见的表现,其具体表现为:
以前排便很规律,但近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一天内排便次数明显增多;
持续腹泻(常是水性粪便中混着血液,便后有粪便残留感);
腹泻和便秘频繁出现、且常常交替发生。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肠道长肿瘤后会变窄,会导致粪便难以通过而便秘。
粪便为了挤出来,大肠会更卖力地蠕动以促进排便,肠道运动一变活跃,腹泻也就来了。
2、大便带血
粪便通过已有癌症的肠道时,会摩擦病灶表面,从而引起血便。
肠癌初期,便血多表现为少量鲜血覆盖在粪便表面,随着病情发展,便血量会逐渐增多。
3、大便突然变得很细,拉不干净
如果是平时较粗的便便,突然间变成了铅笔一样细,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因为肿瘤一旦变大,就会影响粪便排出,使之变细,且一次不能完全排尽,总是感觉想排又排不干净。
不过,想要发现早期肠癌,光是自我观察还不行,最靠谱的还是做肠镜检查。
一般来说,通过肠镜及时发现癌肿,大多数肠癌患者预后都会很好。
此外,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大肠癌的癌前病变,还可能可以直接在肠镜下进行切除,治疗效果更佳。
这也是肠镜健康检查的另一意义,即能发现并内镜微创处理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
因此,定期做肠镜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以下高危人群: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本人有肠道息肉史;同时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者:慢性便秘、慢性腹泻、黏液血便、不良生活事件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道疾病史或胆囊切除史。
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与生活方式、遗传等关系密切。
以下几种可能导致肠癌的不良习惯,大家应该尽量避免,阿健也在自己的抗癌视频里,不止一次提醒大家要注意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4个习惯最易惹来肠癌,有的赶紧改
1、无肉不欢
摄入的肉类超过人体的需求,多余的营养物质就成为细菌的温床。
在细菌的作用下,肉类中富含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迅速腐败,产生对健康极有危害的物质。
肠黏膜长期遭受有害物质的“熏染”,“炎症——坏死——再生”的过程不断轮回,黏膜细胞在修复过程中一旦走上“歧途”,就会发生恶变。
特别是爱吃红肉、加工肉品与烧烤,更要注意了。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共同出版的防癌建议:
红肉(猪肉、牛肉等)和加工肉品,是大肠癌的强力危险因子,因此每周红肉的摄取上限应在500克以下,加工肉品更应避免。
而红肉经过高温烧烤后,会产生多达17种的异环胺,异环胺在动物实验中已被证实对大肠具有致癌性。
除此之外,还有油煎、烟熏、火烤的食物,也最好少吃。
无论是油煎、烟熏还是火烤,烹调温度都很高,高温虽然催生了食物特殊的风味,但同时也催生了大量对健康有害的致畸、致突变物质。
2、久坐不动
长期缺少运动,肠道蠕动会减慢,粪便中的有害成分,包括致癌物,会在结肠内滞留并刺激肠黏膜。
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部血液循环不畅,可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这些都增加了肠癌的发病危险。
3、抽烟喝酒
烟草燃烧能够产生很多致癌物质,有一些物质会留置在胡须、嘴唇、口腔里,通过食物进入消化道,长期可能导致基因突变,产生癌变。
高浓度乙醇可使消化道黏膜表面的蛋白质变性,从而增加肿瘤的发生概率。
4、三餐不定
有调查显示,不规律的作息和饮食,导致32%的白领存在肠胃、肝脏等消化系统问题;压力过大、经常三餐不定时者,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是正常人群的2~3倍。
时而过饱——一定时间内,大量的食物进入消化道,胃肠道的压力较大;
时而过饿——胃肠道长时间未得到食物消化,胃肠道的上皮会萎缩。长此以往,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防癌抗癌的能力就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