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学子实访录:奔马精神 徐中人珍贵的精神谱系

2021-09-30 17:24:02

重庆小助手整理 http://www.es122.org/

  时隔七年,当重庆市徐悲鸿中学校2014届毕业生张书阳再次踏入校园,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而陌生:同学们脸上阳光的笑容,老师们身上的自信优雅,以及校园中浓郁的书香气息,依然如旧时一般,而小路两旁丰茂的花草树木,那座从来没见过的教学楼,甚至是那几间看上去十分新奇的烘焙教室、茶艺教室、3D教室,都给了她十足的惊喜。

  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张书阳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在学校办学十周年成果展示现场,向全校师生及领导分享了她与徐中的不解之缘,也给大家描绘了徐中“奔马精神”在她心中的模样。

  是心如止水的淡泊与宁静,是波澜不惊的从容与智慧

  走在校园小径,轻抚路边长椅,张书阳回忆道:“初三那年,我和朋友们每天吃过晚饭,当时就是坐在这里,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我们畅聊未来,畅谈梦想,或者谈论班上某位同学的糗事,讲讲遇到的烦心事,我们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当时正处于备战中考关键阶段,但她并有像大多数同学那样在教室里埋头苦干,而是选择用最淡然的心态泰然处之。

  “我曾经也会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而自责恼怒,但往往得不偿失,心态也开始逐渐变得浮躁。老师发现我身上的异样后,主动找到我谈话,为我排解心中烦忧。那次谈话,让我真正明白了‘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这也是我在母校学到的最宝贵一课。此后,我也一直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时刻警醒自己——以平和心态对待万事万物,你也会被世界温柔以待。”

  是孕育梦想和希望的摇篮,是青春岁月中最美的印记

  正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修读硕士的2012届毕业生赵一凡目前虽身处海外,但仍心系母校,准时向母校发来十周年生日祝福。除了是一名学生,赵一凡也是一名环境工程师,至于为何会走上这条道路,这与她的母校不无关系。“我从小喜欢美术,喜欢用画笔画出一切美丽的事物,但当时我的作品一直得不到认可,这令我感到沮丧,一度想要放弃。”

  “很幸运能够来到徐中这所注重美育教育的学校,在这里,我接触到了不同以往的艺术理念,也得到了老师们的指点和启发。逐渐地,我发现我的绘画水准开始逐渐增长,突破了瓶颈,获得了升华。这也让我收获了更多信心,更加坚定了心中梦想和希望,勇敢地迈步向前,奔向未知的远方。”

  每当回忆起心中的母校,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2016届毕业生孙健佳说道:“在徐中度过的三年光阴里,恰是我最懵懂、最渴求、最有活力的岁月,我记得老师们和蔼的容颜,记得树荫底流转的光影,记得操场上翻涌着的滚滚热浪,这些都是我与徐中独特的记忆连接。”

  “在徐中,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我青春岁月中最美的印记,是我成长道路上永远的精神支柱,这也正是我所理解奔马精神。”

  是面对困境时的团结不屈,是我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

  看到学长学姐们真情流露,台下的学生们同样难掩心中激动,纷纷讲述了自己心中的奔马精神。

  在初二(3)班向思进看来,奔马精神是面对困难的不屈不挠,是与伙伴们肝胆相照。“来到徐中后,在身边老师同学的影响下,我喜欢上了舞蹈。但因为起步晚,基础差,我的舞技始终比不上同学们。每次进入舞蹈室,看到大家刻苦练习的身影,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跟上大家的步伐。这个过程虽然艰苦,但也有幸能与大家一路为伴,获得大家的帮助。同学们主动抽出时间,帮我打磨舞蹈动作,给我讲了许多之前不知道的舞蹈要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最终能够与大家一同登上舞台,一起向观众展现舞蹈的魅力。”

  “小时候,和家人一起看电视时,我十分羡慕电视里的主持人,崇拜他们的机智风趣,潇洒自如,梦想着有朝一日我也能够站在舞台上,主持一档我自己的节目。”本次十周年成果展示主持人,初一(13)班的陈贞吉分享道:“在徐中,我获得了进入学校播音室的机会。每次拿起话筒,全身便充满了力量,我不断磨练自己的主持能力,珍惜每一次主持机会。每当超越曾今的自己时,我总能感受到一股炽热的力量,鼓舞着我勇往直前。最终,我收获了来自同学和老师们的肯定,站上了今天这个舞台,代表徐中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

  ……

  在开放多元的徐悲鸿中学,对于奔马精神,每位学子都有着不同的解读,但都殊途同归,共同组成了学校宝贵的精神谱系,成为学校的独有的人文根脉,给予大家奋进的力量,流传于每个徐中人的心间。

(文章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瑞亚商贸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