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8 19:18:02
速度与激情9票房 https://www.touzitop.com/ystt/78085.html
今年农历的六月十三就是大暑节气交节的时间,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黄经到达120度时,就是大暑节气的开始。老人说:今年是“中伏包大暑,酷热四十五”,啥意思?今年的大暑节气会热吗?
一个节气有多少天?
节气是根据太阳黄道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而得来的,而黄道则是人们站在地球上观看太阳在天空中一年的运行轨迹,是以地球公转为参照物而假想出来的一个虚拟的天体大圆圈。因此黄道一圈与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是相等的。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一圈的时间。把这个时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就是每个节气的时间。所以一个节气准确的时间为15.21天,约为15天5小时24分左右。
人们通常把一个节气说成是15天,只是大概的数字。正因为多出来的五个多小时,才导致了每一年,每个节气交节的时间都不一样。但是节气在黄道上的度数是固定的,也就是黄道上的90度为夏至交节的时间,270度为冬至交节的时间。
中伏有多少天?
入伏是根据干支历中的日子来计算的,也就是“夏至三庚为伏”,当然也有人说“小暑逢庚为伏”,其实这种说法不准确。如果夏至后第一个庚日出现在前五天之内,小暑后第一个庚日入伏,如果第一个庚日出现夏至五天以后,小暑之后第二个庚日才入伏。
其实“夏至三庚为伏”是古人伏祭的日子,如今已成了判断入伏的口诀。因为庚属金,伏代表着天气很热,属火,金遇到火就会熔化,所以火旺则金藏,于是金气伏藏之日,就是入伏的开始,一庚为一伏。
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的头一天,“庚”是天干之一,天干共有十个,所以每十天就会有一个庚日,所以一伏为十天。从第三个庚日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就是初伏。从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前一天就为中伏。如果立秋之前有第五个庚日,那中伏就多出来一伏,也就是多出来十天。
今年夏至当天就是庚子日,从夏至到立秋之间有三个节气,共45天,所以立秋之前出现了五个庚日。因此今年的中伏共有两个,从六月十二庚午日开始进入中伏,六月二十二庚辰日进入第二个中伏,一直到立秋后第三天,庚寅日之前中伏结束,共有二十天。
中伏包大暑,酷热四十五
中伏包大暑的意思就是整个大暑节气都处于中伏之中,由上可知,一个节气为十五天五个多小时,而一伏指的是两个庚日之间的时间,也就是十天。所以中伏想要包住大暑,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必须有两个中伏,也就是说中伏必须有二十天,其次是中伏入伏的头一天必须在大暑之前。
今年正好就是中伏包大暑,因为农历的六月十三是大暑节气交节的时间,而六月十二庚午日就是中伏的头一天,正好在大暑节气之前。立秋之前大暑节气就结束了,而立秋之后还有两天是中伏,所以今年就是中伏包大暑。
为啥说“酷热四十五”呢?
首先中伏包大暑,那就意味着中伏必然是二十天,同样也代表着立秋之后才是末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伏包秋”,而“伏包秋”往往预示着天气很热,并且时间长。比如今年立秋之后还有十四天处在伏天。
人们发现,如果中伏包着大暑,往往会导致“秋老虎”的出现,意思就是在出伏之后还会有一段时间很热,一般情况下会有一个节气比较炎热。从大暑到立秋是一个节气,有十五天,立秋之后还有十四天出伏,如果再出现十五天的秋老虎,基本上就是四十五天了。
所以“中伏包大暑,酷热四十五”,并不是说一定是四十五天,而是指在出伏之后还有一段时间比较炎热,这种炎热指的是白天,因为“秋老虎”一般是早上和下午就会有凉风出现,但中午往往会比较热。